很多分手後的男性和女性都會在大腦皮層停留着這兩種短暫性思維:
一種稱為「不愛」,分手前他們會各自挑剔各種毛病與不堪來指責對方的不好,從而證明自己比對方優秀。
另一種則稱為「還是愛的」,這是他們在分手後通過在一起的生活的共同軌跡來仔細的尋找對方愛過自己的那些點點滴滴,來證明對方其實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糟糕。
我們人類本來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的糾結體,比如,一位穿着比較保守的女性走在路上,男性看到了會不由自主地觀察她所暴露出來的部分,但是如果是一位穿着比基尼的女性,男性則又會好奇那些被遮住的部位。
其實在挽回過程中也是一樣,總是會出現變化多端的心態讓我們難以接受自己的情緒變化,仿佛這一秒我愛他還愛的快要窒息,無法自拔,但下一瞬間我們又能恨他恨得入骨,質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對我了。
人總是喜歡胡思亂想和想太多,失去愛人的心,你有可能陷入高度緊張,無法控制自己每天想他的心。這時的你會處於一個精神緊繃,十分焦慮的狀態,甚至迷失了自己,就會看不清自己,跟不用說自我察覺了。
其實生活當中這樣的人很多,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更多,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你自己的想法和別人的想法能不能接軌,兩個人的相處過程舒不舒適,這是很重要的。
你表達你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沒有錯,但是請問你是不是在適當的場合和適當的情緒下去做這個事情,去說這個事情讓別人不會感到尷尬,不會感到和你在一起很壓抑。
所以現在老師請你正視這一點,認清自己的位置,清醒並堅強的重新站起來,先從認識自己開始做起。
認識自己的能力,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我察覺」,它是一個相對複雜的概念,美國組織心理學家Tasha將它的核心定義為一種清晰地認識自我的意願和能力。
這種意願和能力包括了解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以及別人眼中的我們是怎樣的。
Tasha指出,自我覺察是21世紀生存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所以,學會認清自我以及了解自我的矛盾,從而提升自身的價值,這裏大致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進行展開:
需要控制自己灌輸式的遐想
「婆婆媽媽」這個詞真的把女性這一角色在某種層面是形容得十分的到位。女性在某種時候真的需要克制自己的訴說和無效的發泄。在挽回中,女性要多思考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想要成為戀愛情商高的人?你可以去看經典的愛情劇;或者是想要一個有趣的靈魂?你可以去涉獵各種書籍以及了解各種段子和新鮮趣事;還是,你想成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人……這些種種的設想,是要通過真正去做實事來得以完成的,而不是想一想憑空捏造出來的。
需要認清獨立靈魂的存在
每個人的生活軌跡、生活方式、生活框架都是不一樣的,不要用一概而論的主觀想法去評定每一個人。
人們往往想着同化別人,強行加蓋這樣或者那樣的束縛來證明一個人如何如何,就比如孩子讀書的時候需要成績和上名校來正面強化ta是一個人才。
其實不然,願不願意讀書、願不願意讀這個學院都是ta的事情,我們需要尊重給每個人說「不」的權利,這裏不是俄羅斯,沒有一票否決權。
需要學會尊重對方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裏老師還有補充一句就是投其所好。不是你認為最好的東西給到對方就是最適合,對方最想要的。
我們要先確定好自己的目標,把自己的心態擺正,把「我要」變成「我有」的過程,是成熟而非主觀情緒上的。我們先把這些考慮清楚了,再去決定接下來我們該做什麼。
或許你感覺不到你自己很難相處,但現實生活當中,你的這種舉動會讓一個男人感到心寒,如果你在挽回前任,千萬要記住,不要讓他厭煩,不要讓他感覺到和你在一起是一種壓力,要不然你付出的再多也是徒勞無功。
我們先認識自己,正視這一點,才能走好挽回的下一步。